&esp;那一日。
&esp;&esp;神临玉门关,向玉门关发出了最后的通牒:
&esp;&esp;不降则死!
&esp;&esp;玉门关守将——是前太子。
&esp;&esp;当时古月也在。
&esp;&esp;玉门关后,是大乾用无数性命杀回来的国土。
&esp;&esp;身后便是国家。
&esp;&esp;身前则是深不可测的真神。
&esp;&esp;当时很多人都绝望了。
&esp;&esp;对敌从来不退的古月第一次主动提议撤离玉门关,远离这尊真神。
&esp;&esp;太子拒绝了。
&esp;&esp;他的态度很坚定:“必须要杀掉这尊真神,否则我大乾永无宁日,从今以后大乾百姓都会被迫成为他的信徒。而且,大乾不会投降屠杀大乾百姓的刽子手。”
&esp;&esp;古月能理解前太子的决定。
&esp;&esp;但他不知道要怎样才能杀神。
&esp;&esp;人和神,终究是不一样的。
&esp;&esp;凡人如何屠神?
&esp;&esp;在此之前,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,更别说做了。
&esp;&esp;但前太子敢想,而且敢干。
&esp;&esp;“古掌门,本宫曾听闻您创出了一记终极杀招,名为剑祭天下。”
&esp;&esp;古月闻言面色骤变。
&esp;&esp;他确实创出了一记终极杀招。
&esp;&esp;这记杀招的灵感来源,还是来自曾元之和王庆阳。
&esp;&esp;他们用自己的性命为祭品,铸成了古月手中的神剑。
&esp;&esp;古月便在想,如果在有足够祭品的前提下,他能否借助神剑发挥出更强的力量。
&esp;&esp;但这个设想只是一个设想。
&esp;&esp;他从未将其变成过现实。
&esp;&esp;因为他从不觉得有太多人愿意为他的一剑做祭品。
&esp;&esp;古月很认真的向前太子解释了他这一记杀招的不靠谱。
&esp;&esp;然后,前太子很果断的开口:“本宫愿为祭品,献祭所有的修为、气运和寿命。”
&esp;&esp;古月当时久久没有说话。
&esp;&esp;一国储君。
&esp;&esp;愿为祭品。
&esp;&esp;他甚至完全无法理解。
&esp;&esp;前太子也没有让他理解。
&esp;&esp;“请古掌门尽力一试,本宫愿为祭品。”
&esp;&esp;古月的声音很沙哑:“我没有必胜的把握。”
&esp;&esp;“真神降临,何来必胜?请古掌门尽力而为,本宫虽死不悔。”
&esp;&esp;“你是一国储君,为何不留待有用之身以待日后,而非要去博一个不确定的未来?”
&esp;&esp;“因为我的身后便是我的国家。”
&esp;&esp;“没有其他办法?”
&esp;&esp;“本宫束手无策,所以只能求助古掌门。”
&esp;&esp;前太子单膝跪地,向古月拱手行礼:“我愿为祭品,请古掌门成全。”
&esp;&esp;古月当时整个人都很僵硬。
&esp;&esp;他看向其他人。
&esp;&esp;“你们劝劝他。”
&esp;&esp;“劝劝太子啊。”
&esp;&esp;当时玉门关上,有铁血救国会成员包括前太子在内一共十八人。
&esp;&esp;每一个都是人中龙凤。
&esp;&esp;古月以为剩下的十七人会劝前太子不要冒险。
&esp;&esp;但是下一刻,十七人同时出列,对他单膝跪地,双手抱拳:
&esp;&esp;“古掌门,我愿为祭品。”
&esp;&esp;“古掌门,我愿为祭品。”
&esp;&esp;“古掌门,我愿为祭品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十八个人。
&esp;&esp;十八个风华正茂的人中龙凤。
&esp;&esp;没有犹豫,没有迟疑,他们很坚决的走了出来。
&esp;&esp;他们有些人出身富贵,有些人天赋超群,有些人披肝沥胆才有了今日的成就,有些人家中所有